10月4日,2021年诺贝尔奖的首个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两位科学家戴维·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被授予这一奖项,以表彰他们在人类感知疼痛和温度的机制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在各自的研究中,2位科学家和他们的同事均发现了人类感知温度、压力和疼痛的分子机制,揭示了那些隐藏在疼痛过敏现象背后的机理,为与触觉相关的生理疾病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朱利叶斯利用辣椒素确定了皮肤神经末梢中对热反应的传感器。帕塔普蒂安则利用压敏细胞发现了一类新的传感器,对皮肤和内部器官的机械刺激作出反应。
诺奖委员会指出,这两位诺奖得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让大众了解了人体是如何感知冷热和触觉的,这还有助于帮助人类了解身边的世界。在这之后的研究还有助于为医学家、生物学家带来更多的洞见,开发药物。
由于这些奖项的研究工作与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关系密切。借此诺贝尔奖颁奖的机会每年向学界同行乃至社会公众介绍他们的学术贡献,是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义务和社会责任。
为此,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向各专业分会和地方学会发出倡议,利用学会的科研和教学人力资源,在2021年12月第一周或颁奖日之前,在各省份和城市组织“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解读讲座”,本次解读活动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各地方学会、下属专业分会在全国9个省市,开展了21场“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解读活动”活动,共有30位专家参与讲解,吸引了约1774名在校师生、科研人员等线下踊跃参与,另有340556人次进行线上观看,进行媒体报道20次,本次科普活动通过向学生及大众解读诺奖中科学问题的提出及求证的科研历程,激发受众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宣扬了追求真理及开拓进取的科学家精神,而且,利用线上宣传渠道,让更多群众也有机会接触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并能与专家学者亲切地互动交流,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研究的关注与兴趣,为全民科普贡献一份力量。
西藏民族大学活动现场
北京科普基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活动现场
上海活动现场
上海活动现场
山东理工大学活动现场
来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评论